茶視野-轉角遇見喫茶人-花絮

臺北市茶藝促進會獨立籌劃舉辦的「茶視野-轉角遇見喫茶人」市集活動暨新書發表會,全場免費入場,並挑戰在平均年齡層偏低的文化古蹟「松菸5號倉庫」推廣,向下紮根讓年輕人看得到我們,於9月30日~10月2日為期三天圓滿落幕,受到各方好友的支持和給予正面的肯定好評,在此,再次的感謝大家對我們臺北市茶藝促進會的支持🙏🏻💕

會有這場以茶文化帶領茶產業的市集活動,源自於我們臺北市茶藝促進會籌備了將近一年,出版了「茶視野」這本書,有別於市場上出書的運作,因為我們協會的使命是推廣台灣的茶藝文化,嚐試著在理想與麵包中取得一個平衡,所以我們特別安排苗栗以北(書中的特色商家),茶相關的所有業者來和消費者面對面的交流,這是書刊發表的另類模式,除了書中看得到,現場也要摸得到、喝得到、買得到、學得到!!

整個市集的結構有現下年輕人最喜歡的《Tea Bar》,除了有健康不加糖的冷泡茶(台灣原葉茶),還有以台灣茶為主體的冷調飲,結合啤酒、抹茶(台灣青心大冇種)、用各種台灣茶煮成的茶糖漿…,創意無限到大家難以想像,有喝到的好朋友們真的很幸福。

推廣茶知識、茶文化的《茶講堂》,內容安排有北部特色茶包種茶、東方美人、鐵觀音的分享,連茶樹都帶到現場讓好朋友們看得到、摸得到,有雙杯品茗法的示範和演繹、有器物釉料的分享,有製茶工藝、茶的發酵對茶的重要性,有教你每次喝完茶要像記帳一樣記錄的免費APP分享…,這麼多元的分享,完全不重覆又免費的課程內容,相當的豐富,有些可愛的朋友乾脆選擇住在台北三天都向我們報到,超有心的。

《茶市集》40家商家以茶為出發點擴展出來的視野而延申出來的茶、茶服、茶器物、茶食…,非常的聚焦,而且都是臺北市茶藝促進會的會員,大家親如家人,來參觀的消費者也都有反應,他們感到非常的溫暖和舒服,文化的氣息很重一點都不商業,像回到家一般溫暖,再接下來的空間有《茶書房》《茶席體驗》《茶具體驗》,茶書房想要營造出70~80年代茶藝館的復古氣氛,我們臺北市茶藝促進會早年由全國各地茶藝館業者所組成,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茶藝館已漸漸走入歷史,但是溯本追源我們不能忘本,我們協會已經有40年的累積,為我們舖下這個康莊大道的前輩不少,也因為有他們的努力,才有現在的我們,有來參加茶書房的好朋友們真的有福氣了,我們安排的老師們都是協會的大老,他們樂於分享又大器,私房好茶超級多,具我所知…連光緒年間的古董茶都拿出來了,我的天呀~😅

一般消費者很難有在茶席上喝茶的體驗,除非有參加過茶會,我們特別安排目前茶界有名又是台面上的老師們,來跟大家面對面的交流,平常要看到這些老師是很不容易的,老師們為了台灣的茶藝文化也是不遺餘力的,精神讓我們佩服和尊敬,在這裡再次的謝謝大家的支持。

泡茶的器物很多元,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使用,來到這裡我們有老師教,各種型式的器具隨便你們用,真的超幸福的,這是一場多元化的活動,臺北市茶藝促進會這次的活動完全以利他為出發點,讓我們的會員有高純度、聚焦(茶相關)的展示空間,也為參與活動的朋友們爭取到了很多專業老師的出席,期望大家共好共榮一起成長,喝茶生活化,生活中有茶。

從「茶視野」這本書到「茶視野-轉角遇見喫茶人」市集活動暨新書發表會,整整快一年的運作,從發想到完成,細節很多,眉眉角角,要溝通的人、事、物,要解決的問題,幕後資料的處理,要跑的行程,活動當天的各司其職任勞任怨,撤場的打掃…我要感謝:我們第六屆實力最堅強的臺北市茶藝促進會理監事團隊,沒有你們不能成事,沒有你們不能圓滿,活動結束到現在應該還累著吧😅,很多人還沙啞沒聲音著,真的辛苦大家了,真的好累好累,但是相信大家也有滿滿的成就感💪🏻

再次的感謝大家的付出,謝謝﹗謝謝﹗💕💕

  • 臺北市茶藝促進會
  • 茶視野
  • 轉角遇見喫茶人
  • 松菸5號倉庫
  • 最辛苦的活動總召余美慧
  • V平台攝影Vincent

發表者:WHX

NA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